2013年3月10日 星期日

想找個工作空間



圖為嘉義鐵道藝術村。


最近,正在發想一些新的創作,但是家裡的空間已經堆滿了許多舊作,工作空間有點不足,又因為部分畫作放在往阿里山路上的茶雲居民宿,路途略嫌遙遠。因此,正計劃著要在嘉義找個地方來當作工作室。思維有以下幾個:

等待畫作乾燥的空間
水的滴漏潑灑,是壺塗畫作很重要的元素,因此,我們總需要一點時間讓畫作靜靜的風乾,吸引諸羅城的天光微風。需要一點時間,等待一幅靈秀而美好的圖畫。

距離市區不遠
嘉義夠小了,再去就是田。目前嘉義房價租金應該沒有到達難以負擔的地步,因此在路程和預算之間取得平衡,希望找到一個剛好的地方,能夠剛剛好的讓壺塗的概念傳播出去,手夠長,往這個城市裡面的大家摸一摸。

能不能有個玻璃櫥窗
女兒一直說,工作室要在市區、要有一面落地櫥窗。雖然我比較難配合時間駐點在工作室和來往的人們溝通,但是如果有個預約參觀,可以上鎖的地方,總是面對街道花花亂亂喧喧鬧鬧著一點故事,似乎也很好不是嗎。


其實,在國外許多藝術創作者的群聚都是利用廢棄倉庫來創作,進而發展出後來的藝術園區或者設計風格。像是美國蘇活區的Loft建築風格,就是以簡約不隔間的倉庫配置,搭配工業化的大型鋼材主結構與外露管線建置,呈現以內部物件為主的空間風格。又像是上海m50的興起,就是因為許多藝術家看中其前身紡織廠的便宜租金而進駐,慢慢發展成為有特色的藝術園區。當然,就更不用說台灣目前大大小小鐵道倉庫,徵募藝術家發展成鐵道藝術村的政策趨勢了。

總之,歡迎提供相關資訊與意見。

2012年3月10日 星期六

誰說水墨不fashion?當水墨遇上現代藝術家!

西方的現代作品在美術館展出的情形
說到水墨。許多人的第一印象應該都是風景人像、花鳥蟲魚。這些來自傳統中國書畫的印象,也建構了我們對東方文化的基礎認識。自古以來,中國文化就把書法當成是靜心、養性的活動,因此,水墨藝術理當是嚴肅的、典雅的,描繪一幅古代東方的靜好山水。

但,真的是這樣嗎?

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

最浪漫的小空間,陽台



你喜歡陽台嗎?陽台是羅密歐和茱麗葉的著名場景之一。義大利西北部的維洛納市,傳說就是茱麗葉的故居所在地。而用大理石建造的陽台,至今仍靜靜的掛在十四世紀就建成的古宅之上。

在維基百科中,有以下對於陽台的詳細介紹:陽台又稱露臺,兩者的分別在於陽台有頂遮蔽,而露臺則沒有。中國早在宋朝就出現了陽台,當時陽台的用途是用來演出戲曲,面積也十分大,多用石頭或枋木柱來建造,確保其堅固。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文化、創意和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是最近很流行的名詞,但是它的內容究竟為何、要如何實踐則更是個眾說紛紜的話題。從字面上來看,文化創意產業就是:文化加上創意加上產業

2011年10月2日 星期日

創作者聚集的秘密基地

圖為Esty網站

藝術創作者的銷售管道,除了能以擺攤方式直接和消費者溝通,藝術品(尤其是畫作、雕塑等)的銷售往往是以經紀方式進入畫廊。除此之外,還有不一樣的選擇嗎?現在國內和國外都出現了讓創作者自行銷售作品的平台,分別是國內的Pinkoi和國外的Esty

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烤肉的在乎

今天的圖片是我抽象水墨的創作,很像烤肉時的煙霧吧。
剛過中秋,天氣還是很熱。雖然中秋連續假日的夜晚裡面下了雨,但是想必家家戶戶還是烤了肉吧。

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

風,讓空間在記憶裡流動

圖為安藤忠雄風之教堂


上回談水,這次該來談談風了。通風、採光是室內設計中,處理空間時要優先考量的部份,也是讓空間更舒適的重要因素。

風在空間中可以由實用和意義兩個面向來探討,首先,先來談談在居家設計中如何實現通風。通風良好的室內環境,除了讓室內溫度恆定舒適,也能夠讓生活在其中的人感受到房屋與環境、環境與人的和諧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