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到大陸遊玩,蘇杭嘛,總是細雨綿綿的天氣,那一天不巧甚至下了傾盆大雨。眼見路上的騎士們都穿起一種形狀怪異的雨衣,有小件的似件斗篷罩住自行車、也有大得可以罩住機車(按:中國大陸以使用自行車和電動車當做交通工具為多,真正騎機車的佔少數)的款式,前面還開了個把車頭燈露出來的透明空洞。點這裡看相關介紹與圖片。
這東西有個正式名稱,就叫雨披。它的設計在肩膀以上還跟一般雨衣一樣,連帽的設計帽子上說不定還罩了片塑膠帽舌。過了肩膀就有趣了,一大片的塑膠布蓋下來,能夠把身體和手腳像雨傘一樣遮在下面蓋住,前長後短的衣襬設計,前面是為了遮住車頭、手部與膝蓋、後面則是短至背後免得捲入車輪當中。
這個有創意的發明並不是新玩意兒,十幾年前大陸就已經在使用這種雨披了,發展到今天,甚至還出現了兩人用、全家福三人共用的雨披。雖然發明人已不可考,但是時至今天我還是驚訝於這樣的高度創意。現在,它更是高掛台灣人赴大陸時必定帶回來的馳名伴手禮排行榜。
創意就是這麼有趣的東西,它不僅出現在晴天、也出現在下雨天;不一定是了不起的美麗設計,但一定伴隨著文化衝擊。下雨了,該穿著雨衣出門或是穿著雨披出門呢?或許總是要出趟門的,享受趣味的文化沖激,好像一場豪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