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塗.黃重仁藝術空間
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
最浪漫的小空間,陽台
你喜歡陽台嗎?陽台是羅密歐和茱麗葉的著名場景之一。義大利西北部的維洛納市,傳說就是茱麗葉的故居所在地。而用大理石建造的陽台,至今仍靜靜的掛在十四世紀就建成的古宅之上。
在維基百科中,有以下對於陽台的詳細介紹:陽台又稱露臺,兩者的分別在於陽台有頂遮蔽,而露臺則沒有。中國早在宋朝就出現了陽台,當時陽台的用途是用來演出戲曲,面積也十分大,多用石頭或枋木柱來建造,確保其堅固。
閱讀更多 »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文化、創意和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是最近很流行的名詞,但是它的內容究竟為何、要如何實踐則更是個眾說紛紜的話題。從字面上來看,文化創意產業就是:
文化加上創意加上產業
。
閱讀更多 »
2011年10月2日 星期日
創作者聚集的秘密基地
圖為Esty網站
藝術創作者的銷售管道,除了能以擺攤方式直接和消費者溝通,藝術品(尤其是畫作、雕塑等)的銷售往往是以經紀方式進入畫廊。除此之外,還有不一樣的選擇嗎?現在國內和國外都出現了
讓創作者自行銷售作品的平台
,分別是國內的
Pinkoi
和國外的
Esty
。
閱讀更多 »
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烤肉的在乎
今天的圖片是我抽象水墨的創作,很像烤肉時的煙霧吧。
剛過中秋,天氣還是很熱。雖然中秋連續假日的夜晚裡面下了雨,但是想必家家戶戶還是烤了肉吧。
閱讀更多 »
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
風,讓空間在記憶裡流動
圖為安藤忠雄風之教堂
上回談水,這次該來談談風了。通風、採光是室內設計中,處理空間時要優先考量的部份,也是讓空間更舒適的重要因素。
風在空間中可以由
實用和意義兩個面向
來探討,首先,先來談談在居家設計中如何實現通風。通風良好的室內環境,除了讓室內溫度恆定舒適,也能夠讓生活在其中的人感受到房屋與環境、環境與人的和諧並存。
閱讀更多 »
2011年8月14日 星期日
水,虛實之間的家居形式
不論夏季炎炎與否,東方文化中總喜歡以虛、實的反差對比來強調空間感。無論是日式禪風木構、中式窗花綴點,物與非物之間的錯落有致總是令人著迷。
而水,這個介於虛實之間,不屬於任何一塊劃分,神祕而直觀的元素,一直以來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所謂「山水聚會,芷風得水」,水在傳統風水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它的簡單和光影延伸也在現代建築中被廣泛的運用。現代人越來追求生活中的五感體驗,水的可變性讓它成為實現多種需求的解決方案,以下我們就來分享一些水在室內設計中的例子和感覺。
閱讀更多 »
2011年7月28日 星期四
壺塗創作過程分享
閱讀更多 »
2011年7月25日 星期一
創造需求:從模糊的需要中昇華解決方案
Apple
品牌的崛起,很大部份歸因於行銷鬼才賈伯斯(
Steven Jobs
)的建構和操作。蘋果的例子中最常被提起的就是
「創造需求、而非滿足需求」
這個定位,人們會認為:我需要一台
iPhone
、我需要一台
iPad
,我就能夠用它來玩遊戲和學習語言和定位導航偵測超速下單股票
……
。大部份時候,當人們滿足了基礎的生理需求之後,多多少少會開始培養一些興趣或者休閒。但是,
因為選擇太多,人們往往難以決定自己究竟要挑選哪一個當作最終抉擇。而設計的工作,就是用靈光和美感來留下人們當下的選擇。
閱讀更多 »
2011年7月18日 星期一
臉書化的藝術創作
一般人都認為藝術是種非常私人的、獨特的,必須具有相當的鑑賞力以及深厚的文化累積才能夠才能夠接觸並且瞭解其中的美感。事實上,藝術並不是這麼樣難以親近的東西,在藝術發展史中,早已出現許許多多的反例了!
藝術的簡易性、重覆性、趣味性,其實跟玩
facebook
一樣簡單!
閱讀更多 »
2011年7月9日 星期六
家和愛,兩個創作關鍵字
分享一下展覽現場,相當有感覺喔。
我的壺塗文字中,目前不停重複在創作並有販售的原作作品,是「家」和「愛」這兩個字。
閱讀更多 »
2011年7月1日 星期五
藝術該是種品牌嗎?
最近看了幾本品牌經營的書,也看了些藝文展覽,開始想要探討一個問題,那就是:
藝術是種品牌嗎?
閱讀更多 »
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藝術與文學之:不亦樂乎
《不亦樂乎創作展》
即將於六月三十日在
嘉義市射日塔
展開,在這裡,我們就先來看看本次展覽中的創作概念化為文字後所傳達的感覺。也希望參觀朋友們能夠時時讓藝術融入日常、享受生活的美學。
不亦樂乎
無論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的簡快;
或者是猶如此水流、天樂亦如是的通明。
創作,需要的是平和暢達的心境,以及風聲草聲快意天然。
午後,日光。所以我們聽、我們看、我們拍照、我們閱讀。
坐著的時候,可以回歸最直接的地點;快樂的時候,就要放大最晴好的臉容。
閱讀更多 »
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
嘉義最佳約會地點?
KISS,猜一個地名?
閱讀更多 »
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
旅行與文學之:不知處
旅遊跟文學本來就是密不可分的。今天跟大家分享
茶雲居
民宿案的成立緣起與其中的文字作品:《不知處》。
《住在人生的山坳》
這棟民宿的落成並不是一個計劃,而只是一個種茶爸爸和很多喝茶爸爸的故事。劉家經營的源發珠露製茶廠從民國七十幾年就開始種茶,每到春、冬兩個茶季,總有很多人爬上位於阿里山半山腰的石桌向劉爸爸買茶,喝茶久了,大家也都變成好朋友,總是讓大家住破破舊舊的茶寮也實在過意不去,所以劉爸爸才起了建造這棟茶雲居的念頭。
閱讀更多 »
2011年5月23日 星期一
新一代設計展的新商業模式
本周赴台北世貿觀賞第三十屆的新一代設計展,
撇開主視覺海報
抄襲
風波不談,學子們的創意仍是年年翻新、
值得一看。但令我惋惜的是,
新一代設計展中被虛擲的高含金量!
新一代設計展不同於世貿中心以廠商為導向的展覽,
一般公司在世貿的展出多為新技術、新專利的展現,
加以公司固定的商業模式與定價措施,
能夠快速媒合買賣雙方的需求。反觀新一代設計展,
雖然也有廠商前往洽談相關合作事宜,但對大部份的
尚未對職業生涯有所規畫的設計系學生來說
,
除了證明自己四年來的成就之外,似乎變得
只是一個畢業門檻。
但是,新一代設計展就只有這樣嗎?
閱讀更多 »
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
下雨到何時?不如搞搞創意!
連幾天豪雨傾洩的天氣,讓習於用機車代步出門的我感到相當不便。市售一般雨衣遮不了腿,兩截雨衣又穿脫麻煩,除了不要出門以外,還真不知有沒有什麼解決的方法。而辦法嘛,還真是有的。
這個解決辦法就是:穿上來自中國大陸的雨衣吧!
閱讀更多 »
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
我在山裡遇見雲
離開台北在其它的城市裡生活,人與人、物品與物品的交流方式變得多出許多,但是關係嘛,則是單純許多又親近許多。藝術創作者會選擇待在都市,或許是因為它提供的工作機會較多,但若是選擇
離開都市,則也更是為了追求更寬闊的視野與生活空間。
我所希望的工作室,就是這樣的一個樣貌:遇見山、遇見雲、營造關係。
閱讀更多 »
2011年5月8日 星期日
畫畫也可以減肥?
減肥,是全民運動,而不涉及爆肝設計草圖、準備科班考試、隨手塗鴉的繪畫,則更是小眾當中的小眾。
但如果,畫畫也可以減肥?
閱讀更多 »
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
雲端藝術:多元思想的各自表率
雲端
這個名詞近期內燒得火紅,泛指所有使用者能夠共同作業的網路系統,使用者共同分享資料庫來節省各種運算時間、增加效率與產出。
而如果藝術表現也用雲端的概念來解釋,那它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種藝術型態呢?
對我來說很簡單,雲端藝術正是在指抽象畫。
閱讀更多 »
2011年5月4日 星期三
IKEA以外的東方設計
說到家具、家飾品,年輕一代的消費者們一定會首先想到
IKEA
,它以便宜的價格和多彩簡潔的外觀著稱,搶下了大部份的家具家飾品市場。
在這個旋風式的熱潮當中,消費者一窩蜂的傾向低價、迅速的極簡和現代設計,卻忽略在都市中所強調需要讓空間感更寬闊的放大功能。更甚者,高彩度的家飾或家具因為存在感過度強烈、使得視覺焦點集中,甚至還會讓空間看起來變得更小!
閱讀更多 »
2011年4月30日 星期六
壺言壺語說人生
大家好,我叫黃重仁, 家住阿里山下八掌溪畔。
風景很美,青蛙咯咯叫,石頭呆呆不講話。
偶爾也會看見黑冠麻鷺和姿態優雅的白鷺鷥。
我喜歡用茶壺裝墨汁寫字作畫, 所以很多人叫我「茶壺仙」,
Mr. teapot,你也可以試著叫叫看。
閱讀更多 »
較新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